Saturday 19 November 2011

那些年

認真看過了非常流行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頗有感觸...

第一個感觸就是錯過遺憾吧...
再次讓我暸解到時間點的重要性...
有對的人不夠,還要有對的時間點...
或者這時候不對的人,搞不好過不久就變成對的人了...
我說,世間本來就沒有絕對的事情...

第二點就是珍惜不完美
對於這種錯過的無奈...
只能用一種回味的心境去看...
每一次回味,感覺都是非常奇妙的...
因為這種回味是一種心境上的成長
回頭看自己以前的不完美,就會從心底油然而生,相信以後會更完美
是一種知道自己變得更好的感覺

人生中就是不斷的錯過...
但仔細想想,其實也不必太傷感

Friday 30 September 2011

回憶

回憶了一下過去的信件等等...
發現自己曾經擁有的幸福,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我想,那種單純的感覺和想法
直率和坦白的話
在以後以後,都很難再遇到了...

擁有一顆不顧一切去愛別人的心,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情...
年紀越大,越是不能保證,下一個戀人會不會是你要付出全心全意的對象...
也許我們都會保留一點,也許會有一些不滿和比較
但我們都應該會學著包容和適應

過去的爭執和吵鬧,在我眼裡看來,都非常地珍貴
因為它們都是真的,是真心的

年輕的我們,天真地以為最親愛的人必須要為我們付出全部,像自己付出全部一樣
擁有的時候,我們心懷感激,以為這就是愛情;失去的時候,我們理所當然的大吵...
無疑,那是最幼稚,最兩極化,卻也最真心的我們...


Sunday 25 September 2011

莫名的傷感

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我又感到莫名的傷感了
卻找不到源頭
也許只是剛剛聽了一首傷心的情歌吧     也許

每到一個新的環境,就會感到徬徨,茫然...
這是我第一次,在一個熟悉的環境裡面,感到那麼的陌生...

這個地方,這裡的人事物
始終沒有辦法給我想要歸宿感...

哪怕是一個人,一個地方
我找不到回來的理由...
卻也找不到留在外面的理由...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孤獨嗎?

Sunday 18 September 2011

天空

天空讓人心曠神怡
感謝我來到了一個可以看到天空的地方

我記得有一次去朋友家的時候
朋友跟我說,他早上的時候看到了很美很美的天空...
他說天空很乾淨,很藍很藍...又適時的夾雜著幾朵雲...
我說,我知道啦,我也看過... 他說,你一定不知道我講的天空是哪一種天空...
我無語,默默在腦中用想像來體悟他的天空

但是
他怎麼知道我想的和他想的是不一樣的呢?

天空有百萬種姿態,有空的也有佈滿雲層的...
我尤其喜歡傍晚時分的火燒雲...紅色橘色紫色粉色的雲...
望著那些彩色的軟綿綿的雲,
都可以輕易地讓我覺得,今天非常幸福!

Monday 15 August 2011

方塊字

我從來沒有把中文當成單純用來溝通的語言,因為這個語言,尤其是它的文字,在我眼裡看來,是有故事的。

我記得而在過去的中學,華文作文有一個很盛行的題目叫做“華人為甚麼要學華語?”我已經記不起老師要我們寫些什麽,但是在我印象中華文這個東西總是和歷史及文化的傳承脫不開關係

華文是祖先傳承給我們非常珍貴的寶藏。這個方塊字的一筆一劃,橫、豎、撇、捺都很講究。而且最神奇的是,這方塊字並不是完全用象形,或是指事方法造的。爲了彌補象形指事的不足,利用會意和形聲法,讓今天的我們寫漢子時可以拆成好幾個基本結構。另一方面,爲了防止字體永無止盡的創造下去,才使用了假借和專注法。在這4種造字法裏面,尤其讓我我最欣賞最喜歡的是指事法。我認為指事法非常有深度,每次看懂一個字所指的意思都會讓人感到非常的有成就感,為我們老祖宗的智慧深感欽佩。

過去,我對華文有著非常深的情愫。我喜歡看文章,也著迷地看詩看散文。我非常喜歡文字所表達的意境,所表達的那種唯美。不需要太多的背景說明,只需要短短幾個簡單的詞。也不需要太花俏太難寫的字,用平凡的文字更能寫到心坎,更容易觸動人心。

然而今天,我來到這個自稱傳承中華文化精髓的台灣島。這裡的人,不如馬來西亞的華人那般的喜歡文化和歷史傳統。華文對他們來說就只是一個從小到大用來溝通的語文。他們或許學習過古文,也學習過古詩新詩。但他們絕不可能在課堂上看過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任何文章。我認為,這些課堂上的學習並沒有讓他們愛上了這個他們要說一輩子的華文,也沒有讓他們對這個充滿智慧的文字著迷。或許真有那少許部份的人,念了中文系,做了一些國學研究。或許他們在那個過程中才慢慢喜歡這些方方塊塊的字。

我後來才明白,我對華文的熱忱,其實也只是爲了定位自己的身份。這個問題是很哲學卻也很現實的。就如大部份人說的,人一生都在尋找何謂自我,對過去的事情及正在發生的事情推敲出自我的定義。我想,要不是華文教育曾經被打壓,我也不會由心底產生一股要保護華文的力量。大部份聽過華教故事的人,會感動,會更熱愛自己的母語,會為能夠自由地說出母語而感到驕傲。但今天我發現,我們過去那麼重視的華教議題,在這個地方看起來是那麼微不足道。大部份的人甚至不知道馬來西亞還有一群會說中文的華僑子孫。發現這個事實讓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和無力。

是不是得不到的東西,才更為人所愛呢?若今天政府要讓全國的華人都可以在良好的環境好好學習中文,那馬來西亞的國人,會不會漸漸地自我放棄了中文,而走向向英文看齊的新加坡的那條路?

Sunday 7 August 2011

縱使在別人眼中
我是多麼的強悍 多麼的滑稽 多麼的不客氣
我卻知道 自己的內心 是那麼輕易地被感動 那麼輕易地感到不適

我啊我...
以前很愛玩 玩起來就不顧後果
總是闖禍 後來也常常向人道歉
典型的自己拿來衰

雖然我不知道幾年的時間對一個人的心境改變有多大
但是我心裡知道 至少到現在心裡的那個我還是當年的那個我
只是表現的有點不一樣了

長大
就是不再像小時候那要那樣只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就是學會做別人喜歡的事情 和學會不做別人不喜歡的事情

但是心智還是一樣啊 不管以前還是以後

Friday 5 August 2011

感情

感情就像一塊肉...
不是說今天斷絕關係,明天那塊肉就會不見的...

傷了
痛就是會痛
只怕過的再久還是會有感覺
唯有隨著時間會慢慢淡化
直到哪一天,淡的可以不在意...

Thursday 4 August 2011

情歌

我說啊,那些情歌為甚麼要那麼悲啊...
聽多了都感到幽幽的悲傷...
確實是很傷感...也被感動到...

疑問是:
感動別人,傷心了,流淚了,觸動別人心裡的那一塊...
這讓人感到悲傷不是在害人嗎?

以前唱歌是要抒發感情...
現在唱歌要賣錢...要騙別人的眼淚...
偏偏傷心情歌是最好飚的...

Monday 1 August 2011

心裡的事

認識我的人 通常都以為我不與人談心
說我把心事都藏著 說我這個人沒有心事
其實人又怎能沒有心事呢?

我心裡的事,一直以來只跟三個人說...

其實,我也並不是喜歡把事情都跟指定的人說...
但是我認為說話的時候最重要的是感覺...
訊息傳達和接受時候的感覺,如果讓我感到不自在,那就很難繼續說下去

我只是不喜歡別人在聽我說心事的時候,會比我更介意自己的事情
不喜歡別人指導我要怎樣怎樣,不喜歡別人的話比我多
不喜歡別人要我解釋很多很詳細,不喜歡他們追問下去

我喜歡靜靜聆聽的人,喜歡他們和我分享他們的想法
喜歡他們聽完之後輕描淡寫,日後也不再提起那些事情
他們可以完全不說話,可以只說嗯,啊,哦,好
可以隨性地告訴我這是件小事,可以不耐煩的叫我別想太多
也可以把我的思緒拉開談些別的事情,也可以談些他們自己的事情

我說啊,這談心事本來就不是要把心事說出來
只是有時候想找個對味道的人說一說
說什麼都可,話有沒有說完也可
最享受的是談話時候的感覺和過程
舒服和自然的感覺

Monday 25 July 2011

我有話說

從前我有什麽話都跟一個人說...

後來那個人找到生命中蠻重要的一個人
我以為那個人有了更想說話的對象...
於是就很少再和他說話了...

後來後來,我把心中的話,告訴了另外一個人
於是另外一個人常常聽我說...
但他的話很少...

漸漸地我把一開始和我說話的人給忘記了...

後來後來後來,我對另外一個人說話說過了頭...
他也漸漸地對我說話了...
我們幾乎無話不說...也同時偷偷愛上了這種感覺...

後來後來後來後來,那種感覺變質了...
我們理清了一些事,也經過一些轉折...
於是我和另外一個人就再也沒有說話了...

後來後來後來後來後來,我又把心中的話告訴了從前那個一起講話的人...
這種寄託性的感情持續了不久...

後來後來後來後來後來後來,從前的那個人又找到了生命中很重要的人...
於是我又漸漸地不和他說話了...

後來後來後來後來後來後來後來,的現在。
我有話想和人說...
但我不知道可以找誰...

於是我想起了當時的“另外一個人”...
卻沒有勇氣面對那一段變質的情感...
但是心中是清楚的...
那一段無話不說的日子,是我最懷念的過去,也最憧憬的未來...
只是,現在...
我得挖個洞把話都先埋起來...

Thursday 7 July 2011

有點感慨

畢業三年,到台灣求學兩年了...
兩年可以做多少事?不足夠實現夢想,卻足夠完全改變人的一生...

我知道,身邊有些事情在慢慢改變...但我不知道要如何去應對。
很多事情我還沒準備好我,但他們好像已經來找我了...只覺得自己的身份很尷尬...

我有一個朋友,我們曾經一起玩一起談心事...但自從我來了台灣就甚少聯絡...
今天去看她的FB,發現她已經有了一個三個月大的寶寶...
如果下次我去拜訪她,是不是要抱一抱她的寶寶呢?        
我覺得,我並沒有準備好...

回頭看看,許多事情都已經變了許多...
爸爸媽媽年齡的增長,是讓我覺得最憂心的事情...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已經可以面對他們越來越老的事實...
以前總是覺得,我應該可以很坦然的面對...
現在想想,我連怎樣牽他們的手過馬路都不知道...

還有很多的事情...

Monday 13 June 2011

中國是民族的大熔爐?

我記得自己還在念國中的時候,曾看過一部叫《成吉思汗》的連續劇。那時候上過歷史課,已經知道蒙古是元朝的先主了。所以看戲的時候,每逢蒙古部隊打敗戰,心裡難免就有點打抱不平,有時候甚至還萌發了愛國的情懷;最後蒙古人進軍歐洲佔領了大片土地,建立了前無古人的豐功偉績,我也有引以為傲的情懷,心想:這就是我們炎黃子孫的厲害之處。

我清楚知道,我會有如此的感覺,除了因為電視劇拍攝地成功外,另一個原因是我把蒙古這個民族看成了我族。但今天我看了劉子健先生的《被海立國與半壁山河的長期穩定》,才萌發了一種“蒙古人是他族”的感覺。當然,原因非常簡單,因為蒙古人奪去了宋朝政權。宋朝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不光彩的一個朝代,王朝最弱的一個朝代,其原因是長期受到遊牧民族的攻佔。

左傳曾經有一句話,“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現在談這句話難免有些過於老土,畢竟現在都什麽年代了,實在不該有你族我族的想法。但我確實是開始混亂了,不清楚了...中國歷史上就是不斷的侵略和被侵略,不斷的改朝換代。我相信,不少人對先人還是有很深厚的情感,也相信總會有人為歷史而惋惜,也有人會抱著史書痛哭。但是究竟誰是我族,誰是他族呢?當然,我指的不是以斷代歷史來定位的我族他族,而是身為後代的我們,要如何去看待這些外來的侵略者呢?

從秦漢時期,自從北匈奴人被趕到歐洲之,南匈奴人投降,就有不少遊牧民族被允許在國家的邊緣生存了,包括了柔然,鮮卑,突厥等等...後來,冒出了蒙古這個民族,他們逐漸變得強大,最後在宋王朝不堪一擊的時候滅了宋朝,建立了元朝。元朝建立沒多久就被朱元璋推翻了,於是建立了明朝;但是明朝後來又被滿族侵略,於是後來有了清朝。再後來,辛亥革命帶來了今天的中華民國,間中因為二戰也曾經讓日本侵略。


我相信,日本人不是我族這應該是頗為大家接受的觀點。比較有爭議的就是,蒙古人和滿族是我族還是他族呢?如果把這個問題換成,蒙古人和滿族是不是中國人?答案就稍微有方向性了,滿族無疑是屬於中國人。清朝期間,經濟富庶,中國版圖也變大,貢獻可大了。而蒙古的話,因為現在有內蒙古自治區和外蒙古的關係,所以具有爭議性...


蒙古人建立了元朝,成為中國歷史上王朝的一部份,這樣應該算是中國人吧...但是後來元朝被朱元璋推翻,將蒙古(敵人)驅出中原。如果滿清與漢人都是一家人,那蒙古元朝究竟能不能屬於一家人呢?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元朝確實不是華夏民族的王朝,而是在邊境遊牧民族的政權。但我們總不能因為蒙古人是遊牧民族,就把他們排除在這個民族的大熔爐外啊!可是麻煩的是,如果把蒙古人看成我族的人,那我們是不是應該也要把日本人看成是我們的一家人呢?


我相信大部人都不會願意將日本人當成自家人?這牽扯到的前因後果很複雜,著看起來非常有趣——什麽原因讓部份的人願意承認蒙古人和我們是同樣的,卻又是什麽原因讓所有人都不同意日本人和我們是一樣的呢?


蒙古和日本對過去的我們都曾經有過侵略,他們都曾經成功,最後也被推翻,差別只是,元朝100年,日本50年。從這些事實看來,除了當時候國情不同以外,其實它們兩者的相似度是非常的高的。這就更加有趣了,這兩個案件非常類似,人們對他們卻有了截然不同的見解,且讓我們進一步分析吧!


怎麼說呢,首先清朝滿族已經成為歷史的一部份,至今佔了中國不少的人口,稱為我族應該沒有很大爭議。除了少部份的漢族優越者會反對以外,大部份人都不會刻意要將他們劃分出去。再者,日本國這個國家雖然與漢人有不少文化上的重疊,但從今天的情況很明顯看出他們與我們不是同一族,沒辦法沾上邊,至多能說文化背景相似。最後是蒙古,由於現在有獨立的蒙古國,也有稱為自治區的內蒙古,所以就存在了模糊的灰色地帶,有的人認為他們曾經是和我們一樣的,當然也有人始終把他們排除在外。


一個族群能不能被另一個族群所接受主要取決於人們的情感,現代人對這些族群的情感自然是與現今的國情、局勢相關。或許有人會認為以現在的局勢來劃分而不考慮歷史、國家政策的影響,看起來非常膚淺且不切實際。但我認為,就算把所有的歷史因素考慮在內,也不會對現況構成大影響。其原因在於滿族,蒙古和日本在過去對當時王朝的侵略並沒有共同的國情,被侵略的王朝或許同一種族群,但卻不是同一批人,也不可能是現在還存活這個世界上的人。過去的歷史對現代人而言就只是歷史,唯一可以解釋這種心態上差別待遇的就是人的情感,而這些情感的產生自然是與現今的情況相關。普羅大眾或許是用刻板印象來劃分的——滿族關係最大,漢人身邊普遍上都會有幾位滿族朋友,或者說也分不清什麼人是什麼族了,情感至深自然被接納;而中國在近代曾被日本人侵略,因此對日本有著恨的情愫,因此被排除在外不被接受(即使文化非常多相似之處);而蒙古的灰色地帶,也因為不同的人接受了不同方面的訊息而發展出具有灰色地帶的情感。


換個情況說,如果滿族從此被劃分成為“滿國”的話,今天也許就不會被看成是我族了;或如果日本現在的地理位置及人口就分散在中國內,那今天日本也許就和炎黃子孫擁有同等地位了。

Friday 13 May 2011

513


以下報導是很久以前的,這個風波也過了一陣子...不過在這個值得令人反思的日子,我還是想要拿出來再講一講...我們三大民族本來就相親相愛,就是一些有心人士在煽動...
———————————————————————————————————————
在“513事件”遭“神话”了整整38年的今日,学者兼民权工作者柯嘉逊试图还原1969年“513事件”的真相,为这个困扰我国各族人民38年的历史事迹去神话。
发生在1969年5月13日的“513事件”38年来被官方定论为“种族冲突事件”,柯嘉逊(右图)根据史料挑战这项说法。他根据英国解密史料分析出,这宗困扰改变我国政治生态的历史大事件并非一起种族冲突事件,而是一起巫统精英策谋的政变!
鉴于官方说法已经站不住脚,马来西亚人民之声(Suara Rakyat Malaysia,简称“SUARAM”)和柯嘉逊呼吁我国政府成立独立的“还原513事件真相”委员会,展开公开听证会收集目击者的口供和看法,还原这个历史事迹的真相。
柯嘉逊从伦敦西郊克佑区(Kew Gardens)的公共档案馆发掘了一批解密文件;这批解密文件显示,“513事件”并非突发事件,反之是一次有计划的行动,目的是推翻第一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Tunku Abdul Rahman)的政权。
柯嘉逊断然指出:“马来西亚1969年5月13日的种族暴乱,绝非多元族群社会中自发的种族暴乱。有关的撤销保密的文件清楚表明,发动这场种族暴乱是有计划的行动。”
配合“513事件”的周年日,马来西亚人民之声(Suara Malaysia,简称“SUARAM”)今日上午在隆雪中华大会堂,为柯逊博士新着《513 - 1969年暴动之解密文件》举办推介礼暨举办“回顾513事件:独立后的种族关系与国家团结”讲座会,邀请柯嘉逊、学者兼人民公正党署理主席赛胡先阿里(Syed Husin Ali)和学者那卡拉贞主讲,吸引约120人与会。


赛胡先阿里符合柯说法
柯嘉逊指出,“513事件”是新兴马来官僚资产阶级推翻马来贵族阶层的政变;依照东姑阿都拉曼的说法,政变的主事人很可能就是当时的副首相阿都拉萨(Abdul Razak)和雪兰莪州州务大臣哈伦依特里斯(Harun Idris),其同谋尚包括了在位22年的前首相马哈迪。
马来亚大学前社会学教授的赛胡先(Syed Husin Ali)和甘榜美丹事件研究学者纳嘉拉贞(S. Nagarajan)皆认同,“513事件”乃一起由巫统内部派系斗争所策谋的计划,甚于一起民间种族情绪高涨所引发的暴动。
1969年大选,联盟遭到自独立以来的一次最惨重的失败,它还甚至可能失去一些州立法议会的控制权。官方历史把在野党的游行庆祝视为“513事件”的燃火线,可是,柯嘉逊指出,许多观察家认为,在野党喜悦欢腾和大事庆祝,并不可能成为暴徒们行凶的借口。反之,制造暴动的很可能是图谋推翻东姑夺权的巫统领导人。
柯嘉逊引用1977年一名新闻工作者苏吉拉迪夫的话:“‘513事件’并不是自发的。它是经过快速精心设计的。这事件计划者的身份,还无法准确地说出来。不论它如何发生,“513事件”是针对东姑阿都拉曼的一项政变。虽然他继续担任首相兼巫统主席,但是他仅仅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傀儡。其实,东姑从此大权旁落。”
 柯嘉逊在书中指出,到了1969年,后殖民主义的发展引起工人和农民以及一部分中产阶级的不满。在求职与受教育,获取奖学金和执照方面,国家所采取的歧视性政策,令他们感到不满。

原本在马来西亚政治前景中占优势的联盟,他们在1969年大选中显得黯然失色。巫统至高无上的权力被认为已受到威胁。这一切等于给官僚资产阶级发出讯号,应以“马来人具主导地位”的名义,进行夺取政权的计划。
柯嘉逊是在其新书《513 - 1969年暴动之解密文件》(左图)中作出上述披露。他在书中把“513事件”喻为“关键性的政治起义”。他指出:“它改变了马来西亚政治史,确保新兴马来资产阶级的崛起,并通过‘新经济政策’,巩固他们的政治势力。”
鉴于“513事件”的官方说法已经为英国解密文件动摇,且在“513事件”发生以来政府从未正式对这段历史展开深入的研究,人民之声执行主任叶瑞生、柯嘉逊和赛胡先皆呼吁政府成立“还原真相委员会”,趁当时的目击者尚健在,就这起冰封的历史展开深入的研究。赛胡先也呼吁政府公开官方文件,助人民辨明真相。
柯嘉逊是人民之声的理事,他曾于1987年“茅草行动”期间在《内安法令》下被扣留445天。获释后协助成立人民之声,随后参政并于1990年获选为八打灵再也区国会议员。柯嘉逊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经济学士,后在同一所大学考获博士学位,他目前是新纪元学院院长。


“513事件”影响深远
官方数据显示,1969年5月13日国内骚乱期间,有196人丧失生命,180人被枪伤,259人被武器所致伤。根据“国家行动理事会”的报告,9,143人被逮捕,其中有5,561人被控上法庭。在暴乱过程中,6千人无家可归,至少有211只车辆被毁坏或损坏,而753所建筑物被大火烧毁或损坏。
柯嘉逊在书中指出,当时国际通讯记者所计算的死伤人数远远超过上述数据。他也说:“当局刻意把受害者属于哪一种族的事实掩盖起来。但是,众所周知,大部分的受害人是华人。”
 “513事件”长期以来因涉及种族冲突,被编为社会议论的禁忌,我国官方历史书仅简单交待该起事件为“种族冲突事件”,没有多加阐述,以致“513事件”38年来皆作为“种族冲突”的符号存在着。柯嘉逊的新着,进一步验证了民间传送的另一个版本的历史:“513事件”实则是巫统内部斗争所引发的政变。
根据柯嘉逊的观察,种族暴乱发生后,政权更替一事是那么迅速和深入:国家行动理事会开始操作,新兴马来统治阶级权力直线上升,完全控制了整副国家机器,包括警察和武装部队。此外,解密文件也显示,国家在种族暴乱刚发生不久,就紧锣密鼓地策划70年代和80年代具争议性的经济和文化政策,并冠以新“马来议程”的名堂。
政府在“513事件”后制订为期20年的新经济政策(1971-1990),其两大目标为重组社会与消除贫穷。新经济政策结束后,国阵政府在1991年6月公布“国家发展政策”(1991-2000),以取代新经济政策,强调经济平衡发展,基础工业多元化,重视人力资源开发。
虽然新经济政策的20年期限结束了,它仍是一个塑造今日马来西亚的政策,甚至可说是塑造马来西亚人生活、经济、政治的最重要因素。新经济政策向来被视为“土著至上”的经济政策,让马来人土著享有巨大优惠,扶持马来资产阶级。
近年来,土著特权以“土著仍旧落后他族”之名扩大至所有与政府有密切关联的领域,银行业以土著股权为准绳挑选指定律师楼便是一例。此外,自从“513事件”发生后,每当大选来临而我国的政权的现状遭受威胁时(如1990年大选、1999年大选),“513事件”就被亮出,恐吓人民一旦国阵政权或马来人地位被动摇,“513事件”便会重演。
这起骚动,俨然国阵稳住政权的秘密武器。还原“513事件”的真相,有助于破解“必须维持现状,才能维持国家稳定”的迷思。

Wednesday 11 May 2011

消極分子

我不喜歡社會上的消極分子!
我討厭有人說,不管有沒有行動結果還是一樣...
他們就像是癌細胞那樣,不斷的往外擴散不斷地蔓延...
一直到形成腫瘤...

無知的消極分子...
他們從來不會知道自己的消極可以害死一個國家...

是什麽特質使一個年輕人看起來像年輕人呢?
我認為是實現夢想的決心與能力...
因此啊
不積極、悲觀的年輕人,我覺得他們也許根本沒有資格當一個年輕人...

Wednesday 4 May 2011

無聊的異想天開:如果高歡和宇文泰交換身份

東魏和西魏,在不同的領帶下發展出叫了截然不同的國風。
從東魏的高歡說起:高歡的政權主要依賴六鎮流民,在國家行鮮卑人的政權,既是壓制漢人的政權。但高歡是漢人,漢人怎麼能壓制漢人呢?於是,高歡只好認自己為鮮卑人,自稱是勃海大族高氏的後代,認高敖曹為族叔,讓自己的長子行族孫禮。
另一邊,東魏的漢民眾對西方宇文泰行西周禮制和南方梁武帝制禮作樂非常嚮往。為此,高歡又得行各種措施爭取漢士族的信任,作為支持自己的第二力量,以免漢民眾和漢士族聯合抗高氏勢力。
為了收買兩邊的人心,高歡必須不停地給兩方都受到好處。但要讓某一方受到好處,另一方則會相對受到委屈。高歡只好用勸解的方式來緩和鮮卑人和漢人的衝突。高歡一心只想立國和專心對付外患,不惜犧牲自己的治國理想。他放任鮮卑勳貴對漢民的貪暴,也寬容貪污的文武百官。一直到與宇文泰大戰後局勢穩定時,才讓自己的兒子高澄出面立威,懲治貪污。
另一邊,西魏方面,高歡的死對頭宇文泰基地--關西,基本上是民貧兵弱,無法和高歡相比,直到魏孝武帝投奔宇文泰後,西魏的政治才稍微有起色。宇文泰不像高歡,有六鎮流民和魏國朝臣可以使用。若要擴大自己的實力,只能竭力爭取漢士族和漢民眾作為自己的政治上和軍事上的力量。
宇文泰本是個宇文部酋長,後來宇文部加入鮮卑部落聯盟被鮮卑化。由此推算,宇文泰也算是個鮮卑人。一個鮮卑人要得漢人民心,總不能用鮮卑人的政權啊,這也就表示宇文泰建立的政權,一定要力求漢化才能讓漢人人心服口服。為了實行精神上的漢化政策,宇文泰重用蘇綽,令他依周禮制定官制。
從表面上看來,大家似乎都認為宇文泰的處境比高歡差,因為高歡的的擁護者是與自己有同樣立場的六鎮流民,且朝廷掌權的大臣都是自己的部屬;而宇文泰的擁護者是與自己有同僚關係的,他們還是保持相當大的勢力,不能給宇文泰更多的助力。
宇文泰的建國之路似乎比高歡還要艱辛許多。但在我看來,宇文泰面對的壓力其實比高歡還要輕鬆,這是因為宇文泰的建國政策已是非常明確的、是很積極的,而高歡的政策就相等於見風使舵的人,看到什麽風來了再用什麽政策去應對,與宇文泰的態度相比之下,是稍顯消極。
高歡爲了立國,對任何事情都抱持忍耐的態度,心想只要挨過這一段時間,先立國了,以後的事情再慢慢談。但是也就是這個忍耐的態度,反而令自己陷於兩難,甚是痛苦。尤其鮮卑勛貴壓軸漢人,高歡難道不心痛嗎,但他除了勸解以外,又能做什麽呢?再說文武百官貪污一事,高歡又怎會沒有看出問題,但是高歡能夠懲罰那些官臣嗎?他不能。因為高歡最擔心的就是失去自己手中當下擁有的力量,一旦失去了其中一支,高歡就會失敗。因此,高歡唯有在這種情況下繼續撐著自己的勢力,另一方面還要憂心宇文泰和梁武帝的威脅。你說,他能不苦嗎?
反觀宇文泰,他一開始就不擁有什麽勢力,他不必像高歡那樣害怕自己失去手中的力量;宇文泰要做的,只是盡力去爭取他所欠缺的權力。在政權方面,宇文泰有蘇綽的輔佐,自然是沒有什麼需要擔心的事情。在兵力方面,梁國和高歡也顯然不是宇文泰的對手。因此我認為,宇文泰是沒有什麽事情要憂心的,他要做的只是一點一點的擴大自己的藍圖,一步一步地發展自己的藍圖。與高歡相比,宇文泰顯得多麼的正面和積極啊!擁有的人害怕失去,一身輕的人反而活的瀟灑自在。我想,這就是高歡和宇文泰不同之處吧!
高歡是胡化漢人,宇文泰是漢化胡人,這種巧合真的非常有趣。讓人忍不住去想,如果高歡和宇文泰交換身份的話,那究竟會呈現出什麽局面呢?如果東魏的高歡和西魏的宇文泰私底下做了一個協議,到對方的地方去當領導,結果會變成怎麼樣呢?真的讓人感到非常好奇!且讓我們來試試看,就把時間點定在魏帝投奔到西魏之後吧。
首先,我們知道雙方交換以後,宇文泰不需要像高歡那樣把自己胡化,因為他本來就是鮮卑人。所以在東魏,六鎮流民理所當然的還是會支持宇文泰;另一方面,高歡也可以輕鬆地贏取關西一帶漢士族的信任。至於東魏的漢士族,由於宇文泰行鮮卑人政權,所以沒有人為東魏的漢士族和漢民眾甚遠,因此漢民眾很有可能都會投奔到西魏的高歡那裡。然後東魏和西魏依然對立,依然會戰爭。但是極有可能的是,高歡所在的西魏由於缺乏兵力和戰術,根本就不是宇文泰的對手。再這樣推想下去的話,恐怕又是另外一個五胡亂華的故事了……


   發生過的事情已是定局,再去揣測任何的假設也不會帶來改變。但通過這樣的異想天開,我才突然發現,高歡和宇文泰兩者的特殊地位的政治在歷史上是非常有決定性的!若不是因為他們處於身不由己的情況之下,也就不會生出那麼有突破性的政策。若沒有那些突破性的政策,東魏和西魏終究只是在重複五胡亂華裏面搶來搶去的把戲而已,又怎麼能奠定出隋朝的開國條件呢?

      人們常說,亂世出英雄。我看南北朝五胡亂華亂了那麼久,雖然出過一些人才,但卻沒有見到什麽可以和春秋時代東漢末年相媲美的大英雄。不過自從看了高歡和宇文泰這兩位活在尷尬時代卻巧妙闖出弱勢的傑出領導者後,我反而相信,“投錯胎”才會成英雄!

Saturday 30 April 2011

談古代國使臣

我一向不喜歡談政治...
因為總覺得這種東西離IDEAL太遠太遠...

看著每天的新聞...讓我幾度認為自己處在魏晉南北朝...
溫家寶到馬來西亞去了...
這是不是中國派溫家寶使大馬?
這讓我想到五胡十六國時,燕國的梁琛被派到秦國的情況...
梁琛到了長安,秦王苻堅正在外地打獵,就把他叫去。梁琛說:「你們秦國使者到我們燕國,燕國君臣準備好了整套朝廷禮儀才敢接見。今天你們秦王要在野外接見我,我擔任使臣,是不能應命的!」秦國接待的官員說:「客人到了這裡,就要聽主人的安排,你怎麼可以規定要用什麼禮儀!天子又稱乘輿,到的地方稱為行在,不是一定常住某地。還有,《春秋》中提到『遇禮』,就是見面行禮。我們安排在外地接見,有什麼不可以呢?」梁琛說:「晉朝腐敗,統治的天命已告喪失,今天秦、燕兩國都是秉承天命,統有一方。桓温猖狂,進攻我國,燕國若亡,秦國孤危,勢難獨立;所以秦王也感到情況嚴重,毅然派兵救援,兩國因而結好。我們東方的燕國君臣上下,覺得自己的不爭氣,讓鄰國擔憂,很感抱歉,對於來自西方的幫助,更是十分期待。今天,我們擊退強敵,兩國的交聘往來正要開始,應該尊崇禮儀,合乎道理,加強兩國的友好關係;如果對待使臣十分隨便,就是看不起燕國,怎麼是兩國結好之時,應該做的事呢?天子以四海為家,行動之時稱為『行輿』,居住下來稱為『行在』。今天,天下分裂,秉承天命統有一方,所在多有,怎麼還說什麼『行輿』、『行在』?依照禮的規定,沒安排好,突然相面,叫『遇』,這樣子的禮,相當簡陋,不是平常時日應該有的作法,若一定要這麼做,這是被主人所逼迫,是不合於禮法的;不依照禮法的安排,我是不敢遵命的!」苻堅只有為他設置行宮,文武官僚各在其位,然後請來梁琛,就像燕國接待秦的使者一樣,進行了接見之禮。 (中間省略... ...)
苻堅叫太子與梁琛相見,秦人要梁琛向太子下拜,先對梁琛說:「鄰國的國君,就是自己的國君;鄰國的太子,也同於自己國家的太子,你要向太子行拜見之禮!」梁琛說:「天子的兒子,就是一般的士人,當太子就是由普通的地位上升到尊貴的地位。太子都不敢以朝廷的臣為臣,何況是外國的臣!如果心中沒有敬意,只是禮儀的往來;行禮之時心中沒有恭敬之情,只不過是一些煩瑣枝節動作而已。」最後梁琛並未向太子下拜。
摘自 張元-《五胡十六國時代的外交辭令》
因為梁琛的堅持,國威才因此保住了...雖然在現代的文化來看,梁琛的做法是很不禮貌的...
只是有時候想想,我們又何必那麼以禮相待呢?如果驕傲一點的話,是不是更威風更高高在上了呢?還是現代外交就是所謂的Gentleman?但梁琛的高尚風範、作為,為自己的國家加了不少的分數。身為一個使者,能做到把自己國家看成最重要的,確實不簡單。

煩看現在的外交,他們都在學習什麽呢?學習國際禮儀?還是做人的道理呢?像這種古代教材,教人做官的原則,我倒是覺得挺不錯的。現代的人,和以前的人思想差異太大了,在我看來這是因為學習的教材改變了。我們學習太多關於激進思想的教材,關於反抗反叛的教材,關於自由的教材...以致我們心裡總有一個任性的時候,叛逆的時候...若我們能像以前人,也讀讀四書經書,那人們是不是可以睿智一點,平靜一點呢?

Thursday 21 April 2011

愛情觀

在成長的不同階段
慢慢的,看過一些故事聽過一些歌
就在我心裡形成了自己的觀點

在我心裡,愛是深愛
是堅定的義無反顧的
只有這樣的愛才美...

後來,跌跌撞撞后
我體會了另一種愛
這一種放手的愛,要懂得放開
在一段不適合的愛糾纏不清,只會傷害自己和別人
愛並不是緊握在手中就是最美的...

不是每段感情都完美的
必須要接受不完美,從心底放開
不要後悔曾經深愛 也不要期盼這一段愛
不要責怪誰 也不要恨誰
回憶起曾經的美好 和學會的事情
這樣,才能遇到下一個更適合的人

我記得以前有一位朋友
他的感情路總不是很平順,但現在很幸福了
他對我說過,他跟感激那位他追求很久也沒有結果的女生
因為她,他瞭解到愛不是只有一種...
那時候不知道他說的到底是什麽
覺得他傷得太重,需要安慰自己

不過現在,也算終於明白了
但我依然相信
愛就是深愛的,堅定的...一種信念

Monday 11 April 2011

我很疲倦

做什麽都很無力
腦袋一直昏昏欲睡
心跳卻很快
呼吸也很急促

是因為缺氧才累嗎?

Friday 8 April 2011

最近

最近有很多事情想說
但是回到宿舍總是沒有時間寫一寫
然後,突然,
想說的東西我就突然忘記了

我覺得,忘記真是一種很令人討厭的事情
因為忘記後真的什麼都無法做(除非你突然記起來了)
像是生氣啊,傷心啊什麼的
只要過一段時間後還是可以調整回來

但是東西忘了就被丟出腦海了
有時候想半天也不知道自己忘記了什麼

記得有一次自己的筆記本裡面寫著“24”
但是事到如今我還不知道那24是要提醒自己做什麼呢...
真是不明白...或許更多的是無奈...

Wednesday 16 March 2011

PERFECT

Nobody is perfect...

I am nobody!!!

Tuesday 15 March 2011

優秀的朋友

我認識不少很優秀的朋友
他們的聰明和睿智總是讓我自覺自己的蠢...

每每過了一兩年,經歷了一些事情
回頭想才明白,當時候的他們為甚么要這樣做了
是因為自己總是比身邊的人小一年的關係嗎?
也許他們的人生歷練比較豐富

反觀現在身邊的一些人
有時候真的覺得他們很不成熟
完全無法和我過去的朋友比較
是因為自己總和身邊的人同年齡的關係嗎?
也許自己的人生歷練比較豐富

希望這些朋友們 都要好好應用自己的智慧...
To be a better person...

Wednesday 9 March 2011

一壺咖啡

今天到學校的咖啡屋裏面坐著
理由是因為自己需要一個環境來看一本叫做THE FREEDOM WRITERS DIARY的書
雖然價位不便宜,但是因為裏面的環境吸引的關係,我走了進去...

接著點了摩曼(摩卡+曼特寧)...

誰知道,竟然來了一個咖啡杯...還有一個茶壺那麼大的咖啡...
我要聲明不是小小的TEAPOT, 而是那種高高的金屬茶壺。
重點是我要說,我REFILL了四次才把那壺咖啡喝完。
所以我總共喝了五杯咖啡...

看來今晚會是一個不眠的夜晚...
雖然我昨天立志說今天一定要早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咖啡屋裏面坐了約有3-4小時
把書看了四分之一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隔壁剛好坐著一位美國教授的關係
我的思考語言突然轉變成了英文...
坦白說 發生這種事情對我來說是非常不可以思議的
因為在台灣很難有充滿英文的環境
但我想說清華提供了我這樣的環境
在這裡我可以毫不忌諱地說MALAYSIAN ENGLISH...
因為這裡有來自其他國家來的亞洲人,
所以我很多時候覺得他們和我很像...

在上社會心理學的課的時候,我選了prejudice & discrimination作為presentation題目
原因是這個課題在我的國家是熟悉不過的議題
從小的時候,我們被一些不公平的種族議題包圍...
但走到國外的時候,我發現這些議題根本就沒有立足的地方
就算我們說了,在別人眼裡也是一件極為不引人注目的小事...

說遠了,其實我想說的是關於說英文的事情
為甚么許多人見到美國人英國人就會羡慕他們,
希望自己能與他們有著一口流利的英文...
為甚么許多人聽到印度人新加坡人馬來西亞人菲律賓人說英文的時候,
心裡會覺得他們的口音很奇怪,
有的人甚至擔心自己家裡的女傭會讓小孩的英文同樣染上口音?

同樣是英文,對我來說只是溝通的工具
為甚么會得如此落差?
在台灣說英文,有時候我會說的很不自在...
因為你要顧及同學們是否聽得習慣、你是否下了對的重音、你是否每個音都發出來?
只要忽略其中的元素,別人可能就無法理解你要說的是什麽...

其實簡單來說,就是源流的關係...
英文來自英國,隨後有美國派的、澳大利亞派的、還有我們都很熟悉的SINGLISH...
入了鄉就要隨俗...
只是我認為,有時候聽的懂就好了...
又何必刻意挑剔口音呢?

Monday 14 February 2011

快和慢

當你喜歡我的時候,我不喜歡你,
當你愛上我的時候,我喜歡上你,
當你離開我的時候,我卻愛上你,
是你走得太快,還是我跟不上你的腳步。



我不了解我的寂寞來自何方,但我真的感到寂寞。
   你也寂寞,世界上每個人都寂寞,只是大家的寂寞都不同吧。 



多年後,
你若未娶;
我還未嫁,
那,
我們能不能在一起?

原來,我二十七八歲了

即使生活中總有很多不知所謂的笑話和笑聲
每次夜深人靜的時候
總會不經意地想起許多

真的不喜歡別人同情我
也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弱
只是日復一日當一個永遠拒絕低頭的人
有時候也不知道自己爲了什麽而倔強
像其他人一樣的耍脾氣撒嬌不也很好嗎?

何必強求呢?真是的。

Tuesday 8 February 2011

當你離開的時候

畢業后 我有些不可告人的事情
從那時候開始  我就再也不是沒有秘密的人了
也從那個時候開始  我的秘密越積越多了...

後來  從前那個知曉我秘密的人走了
我才發現 秘密已經不需要是秘密了
當我想要再度成為沒有秘密的人的時候
我發現我和那些我曾經隱瞞的人
我和他們, 好像變得有一點點距離了
因為如果想要說現在這個秘密  那就要先把以前的秘密說清楚了

然而到後來我什麽都沒有
心揪著揪著的感覺 不知為何的有點傷感
好久好久沒有這樣的感覺
好久好久沒有那麼地緊張了

聽到你用不耐煩的聲音說我的任性
我心裡笑了笑,你是第一天認識我嗎?
我想我們都熟知彼此的脾性
只是誰也不願意去包容誰...
我們只是一次又一次的挑戰對方的底線...
誰也不曾退讓

其實我心裡明白的,真的都明白
只是那時候也沒說  總是說我不知道
其實我真的都知道

我可以裝作已釋懷  他對我也算關懷  他看不出來
我知道這樣不應該  在他身上找依賴
算不算是種出賣?
因爲你一直在
心裡揪著揪著的舒服
緊張過後的坦然...
我想這就是人們說的老陳了
當你離開的時候

Saturday 29 January 2011

101

原來昨天的BLOG很有意義...
除了是我的20歲生日以外,更是第100篇文章...

所以今天就是第101了...
有時候覺得101這個詞很奇怪,明明就是101...
但是爲什麽有1的意思呢?
是說100個裏面唯一的一個嗎?
不瞭解...語法就是那麼奇怪...
就好像明明很開心,說很不開心卻也通...
但是哦,很夠不爽和很不夠爽就不能亂通了...哈哈哈哈

和老朋友聊天總是讓人覺得很溫馨...
因為聊的不旦旦是表面上的
即使是問的多么平淡,說的多么普通...
但是彼此都知道  原來大家已經經歷了一次心靈的交流
朋友,不是嗎?

Friday 28 January 2011

生日快樂

今天是我的20歲生日
換句話說,從今天起,我也邁入二字輩了

感觸倒是沒什麼
反正日子還是一樣過
原來20歲生日就是這個樣子
前幾個月還蠻憂慮的,一想到2字輩就覺得怪怪的
不過到了這一天  其實也沒怎麼樣的
就如此如此

時間過得很快
1年的時間可以發生很多很多的事情
2年、3年的話就更多了
我要不斷提醒自己,要好好珍惜這些時間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不喜歡自己的人生有遺憾~

Sunday 23 January 2011

介意

有些事情,如果不碰的話
久久不碰的話
有時候會以為自己真的已經忘記了

回來了
景物依舊 人事已非
原來自己真的很介意
不是說算就真的可以算了

只有避過不談
但是哪天若要談的時候
表現出來的平淡
是表面抑或是內心的平淡?

Tuesday 11 January 2011

跟你借的幸福

昨天 跟你借的幸福 
抱歉我有不能還你的苦
看著愛在手心留的紋路 
依舊是清清楚楚


昨天 跟你借的幸福 
是今天以後的回顧
說忘記只是掩人耳目 
我在人潮中漸漸失速

Sunday 2 January 2011

第一天

好吧...第一天過去了...
沒怎樣~日子還是一樣醬過...
拜託得失心不要那麼重好不好?

好吧,今天睡了很多...
把去年省的全睡回來...
滿足了...

第二天,依然是一個好的開始!!!
天天都是...